國內儀器儀表:挑戰與機遇并行
近兩年,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,帶動了儀器儀表行業,智能化技術也讓儀器儀表行業向制造業轉型。然而,我國儀器儀表市場仍與國外有很大的差距,核心技術及產品性能售后服務等仍然停留在簡單的生產制造環節。
儀器儀表發展之機遇
2013年充斥著食品安全、環境污染等問題,步入2014年,中國正加大力度解決這些問題,中國的儀器儀表市場也將面臨更顯著的政策機遇。
政府十二五期間重大專項資金投入,共同支持鼓勵科學儀器發展
科技部發布了《科研條件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》。規劃中明確指出要加強科學儀器設備研發和應用,具體包括科學儀器設備新原理、新方法和新技術、前沿科學儀器設備、通用科學儀器設備、科學儀器設備、科學儀器設備關鍵部件和配套系統、科學儀器設備(裝置)二次開發6大方向。為保證重大專項展開,政府撥款支持實施863計劃、973計劃等,推動國家重點實驗室和科研機構科研能力建設,保障公益性行業科研工作。全面支持開展重大科學儀器設備自主研制。此外,按照《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資金管理辦法(試行)》的規定,基金委每年安排專項資金5億元,科技部每年安排經費8億元。
鼓勵采購國產科學儀器,政府采購向國產儀器傾斜
2010年1月17日,國家稅務總局經商財政部后,下發《研發機構采購國產設備退稅管理辦法》(國稅發[2010]9號,以下簡稱辦法)明確,國內外資研發機構或中心采購國產設備,自2009年7月1日~2010年12月31日起(以增值稅發票開具的時間為準),實行全額退還增值稅政策。對于此次外資研發機構或中心采購國產設備可以辦理退稅,是我國為了鼓勵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,促進科技進步,在稅收政策優惠方面又做出的新一輪調整。2014年政策持續傾斜,將更大幅度鼓勵國產儀器。
食藥監改革完成后,檢測儀器采購有望加速
2013年3月26日,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三定方案,原國務院食品安全辦、工商總局、質檢總局、原食品藥品監管局立即啟動相關機構、人員、資產等劃轉、交接工作。截至5月底,總局各司局的職能、人員、業務流程規范基本到位,開始正式履行職責。國家層面頂層設計的基本完成和監管體系的擺正,為全國各級監管體制改革打下了扎實基礎。